胡昌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省实践

时间:2023-12-0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作者: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省实践

(2023年12月4日)

胡昌升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今年“宪法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把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法治甘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纳入文化强省建设重要内容,系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为全面依法治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把牢正确方向是根本。党的领导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创新理论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引。要始终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坚持党的领导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贯穿到法治文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创新方式学,深刻领会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自觉从中探寻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路、方法,着力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拓展研究阐释深度,强化学理化研究和学术化表达,推出更多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更具科学性和解释力的研究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指导。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法治素养是关键。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要深入持久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十进”宣传活动,大力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自觉行为和必备素质,示范带动形成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全国统一的法规信息平台和“学习强国”“甘肃党建”等平台,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实践是重点。文化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要以主动创安、主动创稳为抓手,推动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有机融合、互促共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践行“浦江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协调联动机制,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特色法治乡村建设、“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四大工程”,深化村(居)法律顾问指导,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推动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传承发展是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民族根基。要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汲取营养、择善而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我省红色资源禀赋,推进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和传承,注重发掘、总结党在革命时期领导人民进行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特别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的发展传承脉络与卓越成就,讲好“马锡五审判方式”等红色法治故事,推动形成可持续的红色法治文化传承传播创新发展机制,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示范样本,更好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地区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断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丰富形式载体是依托。法治文化阵地和法治文艺作品是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增强法治文化传播力的有效载体。要深入推进以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创作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为重点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增强实用功能,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融合发展。广泛开展法治文艺作品创作活动,探索建立扶持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自媒体法治作品制作引导,鼓励公众创作个性化法治作品。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以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形成以甘肃“丝路法雨”平台为牵引的“报、网、端、微、屏”一体化新媒体普法矩阵和全媒体传播体系,创建法治品牌栏目、节目,切实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