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澄中

时间:2011-08-25 来源: 作者:

 “重离子”奠基人杨澄中——一个老归侨的报国情怀

 

 

 

他,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轻核削裂反应的几个人之一。36岁时撰写的博士毕业论文原子核削裂反应已在学界享有盛誉,备受赞扬与推崇。1951年,为报效祖国,38岁的他放弃了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继续任教的优厚待遇以及在核物理前沿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毅然决然携妻女回国。船过虎门,耳畔传来的第一首歌就是《歌唱祖国》。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那一刻,他再也无法克制,泪水夺眶而出……

这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回到祖国的科学家,就是已故的我国著名实验核物理学家杨澄中院士。杨澄中,江苏常州人,1913年生,核物理学家。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71228逝世。曾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副院长等。他于1980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后被选为常委。

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每每言及杨澄中,所有人都会尊称他“先生”。先生故去已23年,夫人陈奕爱的骨灰也于去年与之合葬华林山烈士陵园,其子女杨秉薇、杨秉蓉、杨秉信、杨秉恩目前均在国外。所幸该所历届继任者感佩和钦敬先生的为人,悉心留下了记忆中先生的点点滴滴。该所现任党委书记、副所长谢铭至今仍与先生的子女保持邮件往来。

中国核事业起步几乎完全是一张白纸,这就是杨澄中先生归国前我国在此领域的基本状况。离开英国前,先生精心计划、自费购置了一批科研仪器和材料准备捐给国家。而在当时,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是难以买到这样的仪器和材料的。他带回的材料中有一长管氩气,因担心管子被碰坏一路上他都亲自小心翼翼地提着,将自费买的电子管等也用棉裤包着随身带回来。先生带回的这些仪器和材料为我国当时加速发展核物理的新技术起到了关键作用。

1956年,中央对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性的安排和科学布局。创建中国核科学事业后方研究基地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之一。1957年,杨澄中受命率领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离京来到深处西北腹地的兰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开始了新的创业。次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了1.5直径的经典回旋加速器,并成立了613工程处。到1960年末,加速器主要部件刚安装好,前苏联政府就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带走了设计资料和图纸,并停止供应未到货的设备。这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杨澄中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其在19635月建成出束,正式投入运行。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回旋加速器。同年,由他亲自牵头在兰州组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到1965年一个包括加速器科学技术、实验核物理、理论核物理、核化学、核电子学和核辐射探测器等门类齐全的原子核物理综合性研究所在祖国的大西北已初具规模。

1972年,先生等向二机部和国家科委提出在兰州建造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HIRFL)的建议,并主持和亲自参加了它的概念性设计和立项论证。1976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了HIRFL的建造计划—7611工程。从那时起,他为HIRFL的设计和建造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主持和计算确定了加速器主要参数。他以七旬年迈之身同年轻人一起出国考察,在全国跑加工、要经费。甚至当他生病住院时,躺在病榻上还念念不忘HIRFL设计建造中遇到的难题。1988年底HIRFL在兰州建成出束。这是一项后来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重要成果,主要完成人的第一位赫然写着“杨澄中”。

   杨澄中不仅在学术上是一位造诣很深、成果累累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组织者和领导者。30多年来,在他的领导下,近代物理研究所坚持“以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为主,积极开展核技术应用”的办所方针,不断发展壮大,从建所初期的三四十人发展到近千人并拥有包括中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在内的6台各种加速装置的重离子物理研究中心,取得数百项研究成果,这其中都凝聚着杨澄中的心血和汗水。在几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他循循善诱,言传身教,为中国的原子核物理、加速器技术和原子能科学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原子核物理和加速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