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人口涉侨 三年建成草原新家 阿克塞:从“春风不度”到“塞外侨乡”

时间:2011-01-10 来源:侨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丽伟 实习生/吕松

    从住毡房到奔小康,从帐篷流动小学到网上远程教育,从马背传书到移动通讯,从听收音机到看数字电视,从烧牛粪到用上天然气……旧时,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是“春风不度”的塞外苦寒之地;而今,这里春风拂面,以一派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新姿崛起为著名的塞外侨乡。(本报记者/陈丽伟 实习生/吕松 发自阿克

迷你侨乡,三年建成新家园

   “阿克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迷你侨乡,你别看这里人口少,却有三分之一人口涉侨,聚居着十余个民族的居民。”提起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省侨联主席费亚夫一脸骄傲。他告诉记者,阿克塞县是甘肃省重点侨乡,建县56年来,赢得了“塞外侨乡”、“丝路侨乡”、“西北侨乡”等诸多美誉。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侨联主席哈里别克介绍说,阿克塞地处甘肃、青海、新疆3()交界处,是全国3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我们阿克塞大约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过9100人,却聚集了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11个民族。”目前阿克塞籍的海外侨胞约为1230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瑞士、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眷属有2220余人。

    走进阿克塞,迎面而来的路人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热情地和记者这个县城里的生面孔打招呼。面对提问,他们毫不遮掩自己的骄傲: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上世纪90年代,阿克塞县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县城搬迁,仅仅3年后,阿克塞人就在戈壁沙滩上,建起了富有民族特色、时代风貌、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草原新城,并成为全国率先使用天然气的边远民族自治县之一。使“山上经济开发,山间牛羊肥壮,山下工厂林立,戈壁新居落成”的美好夙愿得以实现。

以侨为本,人均收入全省居首

    由于地处西北边疆,交通、通讯不发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阿克塞的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际上,我们这里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光是矿藏,现已探明的就有金、铜、铅、锌、水晶石、云母、煤、芒硝、石棉等矿种40多种,其中尤以石棉储量大,约2600多万吨,品质好,利用率高。”哈里别克和阿克塞侨联的同事们,想到了以侨为桥,发展家乡经济。近年来,县侨联协助县委、县政府修订完善了《阿克塞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努力搭建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才的平台。通过以侨为媒,阿克塞在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流中,提升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

侨资、侨智的反哺,助推了阿克塞的发展。如今的阿克塞,全县总土地面积的294%覆盖着天然草场,野骆驼、野牛、雪豹、雪鸡等20余种珍贵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当地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9年,阿克塞全县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0元,居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位。

昔日“东迁”,造就今日侨乡

    漫步在阿克塞新县城整洁宽阔的马路上,通过哈里别克深情的介绍,阿克塞成为塞外侨乡的历史在记者脑中渐渐清晰。

    阿克塞能成为著名的塞外侨乡,与哈萨克族的东迁历史有着密切联系。哈萨克族原居新疆,1935年后,被军阀盛世才残酷镇压,武力驱赶至甘、青、新3省边界。一部分人东迁甘肃,大部分人在部落头人带领下流落昆仑山,辗转出国,途中大多数死亡,只有几千人到达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埃及、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及欧美各国。

    如今,阿克塞籍华侨华人及其后裔已达五六千人之多,大部分居住在土耳其,从事农牧小商业和小手工业生产。这些哈萨克族华人,与阿克塞县近70%的家庭有亲属关系,甚至是骨肉兄弟姐妹。198410月阿克塞县召开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成立了归侨侨眷联合会。因为历史原因漂泊异国,饱尝思乡之苦、生活动荡之艰的阿克塞籍华侨、侨眷,有了自己的“侨之家”,一位回阿克塞探亲的乡亲告诉记者:“有了侨联,我们与故乡的亲情桥梁又建立起来了。”

    阿克塞侨联以乡情为纽带,促成海外华侨华人回乡参观。远离祖国数十年的乡亲回到离开时穷困破败的故乡,欣喜地看到牧民们实现了半定居半游牧,老人和孩子都住在定居点上,青壮年在牧场放牧畜群。定居点新建的住宅,居室宽敞,陈设讲究,许多牧民家里用精致的地毯、毛毡铺地,墙上装饰着刺绣壁毯和挂屏,时兴家具在居室中样样俱全。

    1998年,阿克塞告别了当金山下生活了40多年的旧县城,迁入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县城,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告别了毡房迁进了新楼房,告别了小煤炉用上了天然气,95%的居民家庭安装了程控电话,电视普及率达100%。这一切都使海外乡亲备感欣慰,也更坚定了回乡投资建设的信心。

侨资、侨智为阿克塞在新时期的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成为造福阿克塞群众生活的重要力量。20097月,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侨联被授予“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