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寿康烈士在兰州的日子

时间:2022-09-26 来源: 作者:

丁寿康烈士在兰州的日子

——读《抗日空战烈士丁寿康家书》系列之四

丁协盛

 

丁寿康,广东潮安仙田村人(现潮州市湘桥区辖),1915112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儿时随父母远涉重洋,到泰国谋生;少时回家乡仙田高小读书。19307月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乡村教育第5班(现韩山师范学院);1933年元月走出家乡往广州,求学未果,而投笔从戎,入伍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三师(广东南雄)任政训处习书;19353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燕塘军校”(1936年“两广”事件后并入“黄埔军校”)预科;1935年底又考入“广东航校”第八期(后并入中央航校第八期);1938年在兰州空军基地毕业,编入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一中队 ,任少尉飞行员(牺牲后追认为中尉),多次参加对日空战;1940716日,在重庆对日空战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5岁。

《丁寿康家书》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由唐学锋、丁身尊编著。是丁寿康烈士1933年元月走出家乡后,从193337日至1940716日,寄与远在泰国的叔父丁季平的全部书信,共63封(最后一封由战友洪奇伟代寄的)。它较为完整地记录了烈士从谋生、求学、从军、飞行训练、空战,直到牺牲的整个过程,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发现最完整的中国飞行员的家书(编者细心地在每封家书后面,对当时抗战的形势和历史背景作了考证和解读,便于读者理解)。为我们研究中国空军抗战提供了可参考、原始的第一手材料。而这珍贵的《家书》是他的叔父丁季平视为比生命和财产更为宝贵的遗产,才得保留至今,供后人分享。

这里,我们从《家书》里记载的线索中,追溯丁寿康烈士在兰州的日子。

1938年,日寇气焰嚣张,长驱直入,中华民族岌岌可危,抗日救亡,风起云涌。抗日战争进入了艰难的时刻。战局的需要,丁寿康所在的中央航校即将毕业的第八期学员,奉命于19381025日,经多地辗转,长途跋涉,从云南昆明奔赴前方基地——四川梁山机场训练。

1938104日、21日、22日,115日,日寇先后4次轰炸梁山机场。有鉴于此,中国航空委员会决定,将中国空军驱逐组(即战斗机)总部迁于兰州。又是一番车舟劳顿,第八期学员于19381114日到达兰州。开始了为期七个多月的兰州日子。

兰州,甘肃省省会,为西北地区的交通重镇。历来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苏联援华战略物资集散地,是抗日时期中国空军重要后方基地。中国第一空军司令部在这里统一协调西北地区的防空作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来到这里的第八期学员 ,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进行训练(原来接受的是美式的训练,因战事需要,必须再接受苏式的训练才能实战)。

来兰州的一路上,丁寿康对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省不同的地质,地貌,自然景色,以及风土人情作了描述。并饶有兴趣地告诉了叔父,黄河边上人们渡黄河的交通工具——羊皮筏等等,令人增识不少。

在他的家书里边得知,当时的西北地区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物价昂贵,生活物资供应紧缺。学员们“连肉都不能多吃一块,每餐抢着吃,连盘底都吃得精光。虽可怜,也可笑”。但丁寿康他们,仍抱着乐观向上精神。希望早日完成训练任务,奔赴战场,杀敌立功。

在兰州,丁寿康获知广州地区沦陷的消息(193810月广州沦陷),极为悲愤,伤心,甚至感到耻辱。他写到“广州失守,不出旬日,闻讯惊愕莫名,究不知何以致此也?‘广东精神’之谓何?惭愧!” 在19381120日的家书中,他又写到“广州失守,凡是粤人,莫不悲愤。敌人奸淫掳掠,任所欲为。这是我们的奇耻大辱,不共戴天之仇,这笔血债,总要与彼恶算个清楚。潮汕情况如何?莫不得悉,至为关切 系念……”这时的丁寿康心里充满悲愤之情,悲家乡沦陷,愤日寇暴行!他从心底呼吁:“此后抗战已到了最紧急的关头,凡我同胞,更应咬牙努力,海外侨胞,想皆深明大义”。爱国爱乡爱家人的情怀彰显,感情炽热。他继续写道“回首南天,寇氛弥天,曷胜悲愤。北国朔风,弥增忧乡思亲之感,临楮神驰,切盼来鸿”。急切地想知道家乡潮汕的情况,家人的安危。多么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性情中人。不幸的是:1939621日和629日,汕头、潮安也相继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

由于抗战形势的残酷、战局的紧张,本该在七月份毕业的第八期,一直拖到1938122日,才在兰州第一空军司令部,举行了极为简单的毕业典礼。

回顾往届的毕业典礼的盛况场面,他回忆道“往届的毕业,很是隆重,是学校的唯一重典。(毕业生)那天穿簇新军服,金丝帽毡,钉马齿礼鞋,光闪闪佩剑。”“还有亲友到场捧场,委员长亲临主持、授发证书,还有阅兵、恳亲会,其光荣快乐处该到何等程度呢!”

再看看本届(第八期)“在这离开母校,来到这荒凉的地方”(兰州)“在一个角落上,搭起一个小小的方台”(举行)不免有些黯然伤感,而这些“都是拜日本军阀的惠赐,除了东望切齿之外,还有什么可以怨尤呢”?此时的丁寿康他们,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对日寇侵略行径的愤怒。

毕业典礼虽极简单,然热血的第八期学员们,摒弃一切奢望,面对黄沙,面对戈壁,面对窘境,以苦为乐,狂欢庆祝。烈士此时的心境也随之释然,坦荡面对:“四年辛苦,总算得到一个结果,松了一口闷气。而举目河山,大难方殷,我的身心岂容我有呢!命也何尤!”

19381212日,第八期毕业而成为见习军官的数十名飞行员,在基地接受了《中国的空军》的专访。大家踊跃发言,纷纷表达了早日上战场,杀敌报国的决心,并在“8”字型框格里签名纪念。

1939127日的家书里,烈士向其叔父讲述了患病住院的经过以及心绪,并谈及为报社写稿之事(丁寿康为了大丈夫的担当,为了解决家境经济困难的窘境,不时为报社写稿,赚点稿费,贴补家用),并为亲妹子丁素贞愿意入学读书感到欣慰。关心家人之情可谓切切。

 1939212日来袭后,22日、23日两天日寇又分别分三批来了51架(22日),20架(23日),对兰州狂轰滥炸。在我空军强有力的搏杀下,22日被我击落9架,23日又被我击落6架,日寇铩羽而归,损失惨重。这是著名的“二二二”“二二三”兰州空战史的两次空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发表了短评《给敌空军更大的打击》(1939.2.27.)。烈士对这两次空袭的评价是:“敌人肆虐之结果,徒自食其果耳”。

1939224日家书显示,自本月十五日从叔父的家书中得知钊弟噩耗后,他极为悲伤,极为消沉:“心痛神凄,终夜哀楚,追溯往事,益增伤感。窃念我叔侄自民十九年受陷,九年来漂泊他乡,中间祖母、吾父、二婶相继见背,皆未得归亲殓窆。神明内疚,抱憾何穷……我悲乎手足之情,更痛家庭之损失。”

永钊弟(叔父丁季平的儿子,他们兄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的夭折,勾起了丁寿康对自己命运的回忆,凄然泪下。还希望:“诚祖宗有灵,我他日得从大战生还,归家之日,我只能于梦中见之,徒睹物而伤情也。绵绵此恨何时灭,悲乎。”为了训练,为了战事,为了国家的利益,丁寿康强忍泪水,振作精神:“每强自克制,寻事排遣”,继续着他的飞行事业。

1939330日晚,刚点完名准备就寝的丁寿康等人,突遭当地一批“无极教”教徒的突袭(“专意残杀飞行人员”)。由于丁寿康他们未配自卫手枪,手无寸铁,只好四处奔跑,到处躲藏。丁寿康藏于城墙角里,逃过一劫。而其他同学没那么幸运,有刘尊,周培恭,陈镇和等人被砍伤。运气最差的杨之丞,被绑匪拖到黄河边,他乘夜色逃脱,又在匪徒追逼下跳下黄河。幸好第二天被当地老百姓所救,捡回一条命。此次匪袭,造成基地三名职员,数名士兵,一名百姓死亡。事后当地驻军歼灭了这股“无极教”匪徒。

1939625日,丁寿康与两名同学接到调令,迅速到第四大队二十二中队报到(1939年中秋节前后又归第二十一中队)。1939627日辗转成都再赴渝,于75日到达第四大队驻地——广阳坝机场。

……  

丁寿康烈士在兰州的七个多月中,我们不难看到,烈士忧国忧民,爱国情怀,民族情怀在不断提高和升华。19381024日的家书中写到“……吾人于此,益当知为何奋身以救国家,否则国破家亡,虽生犹死也”。不难体味到烈士眷念故土,眷念家人的真切心情。几乎每封家书都念着家人,乡亲,同学好友,并致问候。真乃性情中人。  

他命运多舛,时常病疾缠身,然恰恰是诸多的逆境,磨成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战斗而牺牲的精神。

 所有这些都来源于烈士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的耳濡目染,尤其是日寇的暴行导致中华大地的山河破碎,民生凋零,饿殍遍野的社会惨状。而非无根之树,无源之水。 

共和国没有忘记这些为国家独立,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功臣;人民没有忘记这些抗战英雄。2011年,广东省民政厅追认丁寿康为“革命烈士”;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丁寿康“抗日战争烈士”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