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锠

时间:2011-12-31 来源: 作者:

 

郑国:选择西部 无悔!

 

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访我国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国先生

 

 

88日下午,作为中国甘肃网的一名记者,我有幸拜访了兰州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郑国先生。虽然已是九十余岁高龄,但他顺畅的言谈,严密的话语逻辑,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两个多小时的言谈,我细细地品味了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

先生1943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博物系,1950年底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归国后的郑先生放弃了国内许多大学的邀请和优厚待遇,携带家眷,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兰州大学,并且永远的扎根在了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先生在兰州大学已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奉献了55个春秋。55年来,先生把满腔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都洒在了祖国西北这片最需要教育和科技滋润的土地上。先生一直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启迪后人,培育桃李。他鼓励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多弟子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和学科带头人。与此同时,先生始终站在科学的前沿,执着追求,探索不息。在细胞融合和细胞工程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我回国就是想为新中国做点有益的工作,那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关于为什么回国,又为什么选择大西北,选择了兰州,郑先生谈了他的初衷:“如果为了生活享受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就可以留在美国不会来,当个美籍华人。现在回来了,就是想为新中国做点有益的工作,那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兰大不断来信和电报催问,又寄来旅费等证明,那里确实需要人,这不正符合我(们)回国的目的吗?还有什么犹豫的?生活艰苦,不怕;没有条件,创造。就这样,我(们)决定来兰州了。”回顾历史,1951年,那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二个年头,国家动荡局面刚刚趋于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号角刚刚吹响,百废待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内外济困的窘境,正需要一批科研人才,支持国家建设!郑先生顺应历史潮流,选择回来报效祖国,显示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支援大西北,选择兰州又是他高尚的人格品质的具体体现。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和教学历程证明,郑先生的选择是正确的。大西北给他提供了一个展示他才学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他舞出了自己人生的辉煌!他“生活艰苦,不怕;没有条件,创造。”的豪言和乐观精神对于投身“西部大开发”建设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新一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郑先生在自己的《自传》一文中是这样结尾的:我们到兰州已整整50年了。要说甘苦,非一语所能尽述,但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对祖国西北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选择和热爱,至今不悔!

   “我现在对一些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希望将来有突破,我做的事只是一个科研、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这是郑先生在其从教六十周年暨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上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就如深水之下的潜流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支持郑先生一如既往的在科研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交谈的过程中,郑先生再次说起三年前的这句话时,毅然显得很平静。对于一个已将自己的事业当成人生一种乐趣来追求和享受的人来说,他无需刻意的渲染与修饰它如何如何爱自己的事业,但是对于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植物细胞融合和细胞工程研究,郑先生的那种热爱之情就如流水潺潺,无止无息。植物细胞研究已经成为郑先生生命的一部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行成于思,思能创新,为学先为人”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经久流传的良训,郑先生在自己的求学、科研、教学之路践行着这一古训,并且对其进行了创新,作为教学育人的指导思想。当我问及郑先生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期望时,他满怀深情地回答:为学必先为人。学问再高,人品不好,对于这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有害的。同时,他对于出身西北的学生给与了肯定,他说西北的学生身上继承了西北人特有的纯朴、踏实和谦虚的美德,因此,西北学生学成工作,给用人单位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在采访郑先生的几位学生时,他们对于郑先生的“为学先为人思想”真可谓感同身受。他们说郑先生不仅以此要求学生,他本人也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他的学生还说,他们也以郑老先生的这句话要求他们自己的学生。这样,我相信:郑先生的这种宝贵的育人思想就会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而今,郑先生已到耄耋之年,但他的科研项目正在经历孕育、发芽、开花,相信最终的果实它也能够亲口品尝。中国有句古话: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稿源:中国甘肃网)